酸强子

发表于 中药库 分类,标签:

酸强子

别名 酸蔃子、酸藤头、酸强子、信筒子、咸酸果、酸藤果、
出处 《南宁市药物志》 出自《南宁市药物志》
来源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
性状 性状鉴别 浆果圆球形,熟时红色或紫黑色,干后黑褐色,直径5-6mm,平滑,或有纵皱宿条纹和少数腺点。气微,味酸,甜。
炮制
平、
酸、甘、
归经
功效 补血、收敛止血、
应用举例 治胃酸缺乏,齿龈出血:鲜酸藤果二至三钱。水煎服。(性味以下出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 治胃酸缺乏,齿龈出血: 鲜酸藤果二至三钱。水煎服。(性味以下出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用法 内服:煎汤,9-15g。
注意事项
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0 篇评论

发表我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