蓖麻叶
别名 | 蓖麻叶、 |
出处 | 《唐本草》 出自《唐本草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干燥叶片大多破碎皱缩,完整者呈掌状深裂,径20~40厘米,裂片卵状披针形至矩圆形,边有不规则锯齿,上面绿褐色或红褐色,下面淡绿色,主脉掌状,侧脉羽状,两面凸起;纸质;叶柄盾状着生,暗红色。气微,味苦淡。以干燥无枝梗者佳。
性状鉴别 叶片皱缩破碎,完整的叶展平后呈盾状圆形,掌状分裂,深达叶片的一半以上,裂片一般7-9,先端长尖,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,齿端具腺体,下面被为白粉。 气微,味甘、辛。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小毒、 |
味 | 辛、苦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消肿、拔毒、祛风除湿、 |
应用举例 | ①治脚气初发,从足起至膝烃骨肿痛,及顽痹不仁:蓖麻叶蒸熟裹之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 ②治肾囊肿大疝气痛:蓖麻叶和盐捣烂,敷脚底涌泉穴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 ③治咳嗽痰涎:蓖麻子叶三钱,飞过白矾二钱。用猪肉四两,薄批,碁盘利开掺药,荷叶裹,文武火煨熟,细嚼,白汤送下,后用干食压之。(《儒门事亲》九仙散) ④治年深日远,咳嗽涎喘,夜卧不安:经霜桑叶、经霜蓖麻叶、御米壳(去蒂,蜜炒)各一两。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弹子大,每服一丸,食后,白汤化下,日进一服。(《普济方》无忧丸) ⑤治鹅掌风:鲜蓖麻叶,揉软贴患处,干则再易。(《中医药实验研宄》) ⑥治痈疖已溃:干蓖麻叶热水浸软贴患处,如有鲜叶更好。(《中医药实验研究》) ①治脚气初发,从足起至膝腔骨肿痛,及顽痹不仁: 蓖麻叶蒸熟裹之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②治肾囊肿大疝气痛: 蓖麻叶和盐捣烂,敷脚底涌泉穴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③治咳嗽痰涎: 蓖麻子叶三钱, 飞过白矾二钱。用猪肉四两,薄批,JI盘利开掺药,荷叶裹,文武火煨熟,细嚼,白汤送下,后用干食压之。 (《儒门事亲》九仙散)④治年深日远,咳嗽涎喘,夜卧不安:经霜桑叶、经霜蓖麻叶、御米壳(去蒂,蜜炒)各一两。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弹子大,每服一丸,食后,白汤化下,日进一服。 (《普济方》无忧丸)⑤治鹅掌风: 鲜蓖麻叶,揉软贴患处,干则再易。(《中医药实验研究》)⑥治痈疖已溃: 干蓖麻叶热水浸软贴患处,如有鲜叶更好。 (《中医药实验研究》) |
用法 | 内服:入丸、散。外用:煎洗、热熨或捣敷。 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洗;或热熨。内服:煎汤,5-10g;或入丸、散。 |
注意事项 |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-
« 上一篇:
蜡膏
-
菟葵
: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