葫芦巴

发表于 中药库 分类,标签:

葫芦巴

别名 芦巴子、香草子、小木夏、苦豆、香草、葫芦巴、
出处
来源 《中国药典》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
性状 本品略呈斜方形或矩形,长3~4mm,宽2~3mm,厚约2mm。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,平滑,两侧各具一深斜沟,相交处有点状种脐。质坚硬,不易破碎。种皮薄,胚乳呈半透明状,具黏性;子叶2,淡黄色,胚根弯曲,肥大而长。气香,味微苦。 种子略呈斜方形,长3~5mm,宽2~3mm,厚约2mm。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,微有灰色短毛,两侧各有一深斜沟,两沟相接处为种脐。质坚硬。气香,味微苦。
炮制 胡芦巴: 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。
盐胡芦巴: 取净胡芦巴,照盐水炙法(附录Ⅱ D)炒至鼓起,有香气。用时捣碎。
温、
苦、
归经 肾、
功效 温肾、止痛、散寒止痛、
应用举例
用法 4.5~9g。 1~3钱。
注意事项
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0 篇评论

发表我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