枸骨子
别名 | 功劳子、枸骨子、 |
出处 | 《本经逢原》 出自《本经逢原》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干燥核果呈圆形或类圆形,直径7~8毫米,外表浅褐色至棕褐色,皱缩,顶端有宿存花柱的残基,基部有果柄痕及残存的花萼。外果皮质脆易碎,内面有分果核4枚,分果核呈球体的四等分状,外表面黄棕色,极坚硬。以果实大、褐色、无杂质者为佳。 性状鉴别 果实圆球形或类球形,直径7-8mm;表面浅棕色至暗红色,微有光泽,外果皮多干缩而形成深浅不等凹陷;机端具宿存柱基,基部有果柄痕及残存花萼,偶有细果柄。外果皮质脆易碎,内有分果核4格言,分果核呈球体的四等分状,黄棕色至暗棕色,极坚硬,有隆起的脊纹,内有种子1枚。气微,味微涩。以果大、饱满、色红、无杂质者为佳。 |
炮制 | |
性 | 微温、 |
味 | 苦、涩、 |
归经 | 肝、肾、 |
功效 | 固涩、活络、滋阴、补髓、益精、解热、强筋、补肝肾、强筋骨、活血散瘀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果2~5钱。 内服:煎汤,1.5~3钱:或浸酒。 内服:煎汤,6-10g;或泡酒。 |
注意事项 |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-
« 上一篇:
石龙芽草
-
蜂子七
: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