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葵子

发表于 中药库 分类,标签:

蜀葵子

别名 蜀葵子、
出处 《本草拾遗》 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;1.《本草述》:(蜀葵子)其性味类利于气血燥而泣看,未可施于虚赢中寒之体也,临病其审处之。
来源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
性状
炮制
冷、无毒、
甘、
归经
功效 催生、润肠、通乳、滑肠、利水通淋、利尿通淋、解毒排脓、
应用举例 ①治小儿大便不通:捣白花胡葵子末,煮汁服。(《千金方》)
②催生:蜀葵子二钱,滑石三钱。为末,水服五钱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)
③治水肿、大小便不畅、尿路结石:蜀葵子研粉,每服二钱,开水送下,每日二次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 ①治小儿大便不通: 捣白花胡葵子未,煮汁服。(《干金方》)②催生: 蜀葵子二钱,滑石三钱。为未,水服五钱。 (《江斋直指方》)③治水肿、大小便不畅、尿路结石: 蜀葵子研粉,每服二钱,开水送下,每日二次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用法 内服:煎汤,1~3钱;或入散剂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 内服:煎汤,3-9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。 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。
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0 篇评论

发表我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