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木皮

发表于 中药库 分类,标签:

梨木皮

别名 梨木皮、
出处 《纲目》 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来源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
性状 树皮呈卷筒状,槽状或不规则片状,长短,宽窄不一,厚1-3mm。外表面灰褐色,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较大突起的皮孔;内表面棕色或棕黄色,较平滑,有细纵纹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较平坦。气微,味苦涩。
炮制
凉、
苦、涩、
归经 胆、肝、肺、
功效 清热解毒、
应用举例 治伤寒温疫,已发未发:用梨木皮、大甘草各一两,黄秫谷一合(为末),锅底煤一钱。每服三钱,白汤下,日二服。(《简易方论》) 治伤寒温疫,已发未发:用梨木皮、大甘草各一两,黄秫谷一合(为未),锅底煤一钱。每服三钱,白汤下,日二服。(《简易方论》)
用法 内服:煎汤,3-9g;或研末,每次3g。
注意事项
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0 篇评论

发表我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