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乌茸

发表于 中药库 分类,标签:

山乌茸

别名 白牛肝、山乌茸、蘑菇、白牛头、大脚菇、
出处
来源 《中华本草》、
性状 1.性状鉴别 子实体皱缩。菌盖扁半球形或稍平展,直径4-15cm,表面黄褐色至赤褐色。菌肉淡黄色。菌管黄色。菌柄近圆柱形,长5-12cm,直径2-3cm,基部稍膨大,内实,淡褐色至淡黄褐色,有网纹。
2.显微鉴别 孢子近梭形,平滑,黄色或淡橄榄色,长径12-17μm,宽4.7-5.7μm。囊状体无色,棒状,顶端圆钝或稍尖细,长34-38μm,宽13-14μm。
炮制
温、
淡、
归经
功效 止带、补虚、祛风散寒、
应用举例 此菌因菌柄基部膨大,状如大脚,故名。
用法 内服:煎汤,10-30g,鲜品30-90g。
注意事项
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0 篇评论

发表我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