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荭
别名 | 小黄药、小黄药、水荭、天蓼、两栖蓼、 |
出处 | 《贵州草药》 出自《贵州草药》。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横走茎技,长圆柱形而微扁,节部略膨大,并生多数黑色细须状不定根;表面褐色至棕褐色,有细密纵走肋线,无毛。叶多卷曲,展平后,水牛叶,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5-12cm,宽2.5-4cm,先端急尖或钝,基部心形或圆形,无毛;陆生或伸出水面叶,长圆状披针形,长4-8cm,宽l-1.5cm,先端渐尖,两面被短伏毛;托叶鞘筒状,先端截形; 叶柄由托叶鞘中部以上伸出。花序穗状;花被褐色,雄蕊5枚,花柱2。气微,味微涩。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 |
味 | 苦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清热利湿、解毒、 |
应用举例 | 治疔疮:小黄药、野烟各三钱。捣绒外敷。(《贵州草药》) |
用法 | 3~5钱;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。 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捣敷。 内服:煎汤,9~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-
« 上一篇:
刺加皮
-
牛屎木
: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