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角(角思)

发表于 中药库 分类,标签:

牛角(角思)

别名 牛角胎、牛角笋、牛角(角思)、
出处 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
来源 《中华本草》、
性状 性状鉴别,本品呈圆锥形,微弯曲,基部较粗,上部渐尖,长红15cm,底径约5cm。外表粗糙,灰白色或灰黄色,满布骨质细孔,并有少数浅纵沟。质坚硬。横切面中空,外壁厚约6mm,灰白色,较细致,内层有粗大髓样组织。气微腥,味淡。
炮制 生牛角鳃:牛角鳃洗净后,劈成小条,日晒夜露至无腥为度,再晒干。炒牛角鳃:先将砂子入锅炒热,再入生牛角鳃拌炒至黄色为度,取出、筛去砂子,放凉即可。
温、
苦、
归经 肝、肾、
功效 收涩、止痢、化瘀止血、
应用举例
用法 内服:煎汤,6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烧灰调敷。
注意事项
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0 篇评论

发表我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