貒骨

发表于 中药库 分类,标签:

貒骨

别名 土猪骨、土猪骨、貒骨、
出处 《食疗本草》 出自《食疗本草》
来源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
性状 四肢骨短小,前后掌均带有皮毛,爪长,弯曲,锐利,淡黄色,毛棕黑色,粗而长。前肢骨由两节组成,长各约11厘米,粗1.2厘米。后肢上节长约12厘米,粗约1.3厘米,下节帮骨细小,主骨粗约1.2厘米,微弯曲。骨质不甚沉重,外表黄白色,断面骨膘不太厚实。 性状鉴别,貒骨多为四肢骨,短小,前后掌均带有皮毛,爪长而弯贡,锐利,表面淡黄色;毛棕黑色,粗而长。前肢骨由两节组成,长各约11cm,直径1.2cm。后肢股骨长约12cm,直径约1.3cm,胫骨直径约1.2cm,微弯曲,腓骨细小。骨表面黄白色,质坚硬,不甚沉重,断面骨髓腔疏松占1/2以上。
炮制
温、无毒、
辛、酸、
归经 肾、肺、
功效 止咳、祛风湿、
应用举例
用法 内服:浸酒或炙黄研末。 内服:煎汤,20-50g;或浸酒;或炙黄研末。
注意事项
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0 篇评论

发表我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