雉子筵根
别名 | 雉子筵根、 |
出处 | 《中草药通讯》 出自《中草医通讯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根茎呈短圆周柱状或块状,有的略弯曲,长0.5-2cm,直径0.3-1.5cm。表面棕褐色,粗糙,周围着生多数须根或圆形根痕;顶端有棕色叶基及芽,叶基边缘膜质,与芽均被淡黄色毛茸。质坚硬,断面皮部较薄,黄棕色至棕色,木部导管群黄色,中心有髓。根细长,弯曲,长5-10cm,直径1-4mm,表面具纵沟纹;质脆,易折断,折断面略平坦,黄棕色至棕色,臭无,味涩。 以质坚实、暗棕色者为佳。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:木栓层约10层细胞,外有落皮层,细胞内充满棕色物。栓内层狭窄。韧皮部较宽。形成层成环。木质部占大部分,射线宽窄不一,导管单个散在或3-4个相聚。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少数方晶,并含淀粉粒。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 |
味 | 苦、甘、 |
归经 | 肝、肺、 |
功效 | 止血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3-6g;或入丸、散。 |
注意事项 |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-
« 上一篇:
尖贝母
-
虱牳豆
:下一篇 »